close

a2609950_134911088_2  

        在去(2012)年因為保費調升的停賣效應的加持下,讓壽險公司外幣保單的銷售量達到約3000多億元、市佔率約有三成的水準。但自今(2013)年1月1日以來,美元保單的保費,則因為責任準備金的提高,而讓保費有近五成的漲幅。

        只不過,由於在市場上美元及利息走升的預期之下,業者仍然樂觀看待外幣保單的銷售業績,特別是主打「退休」議題的「增額還本型外幣保單」。根據報載,2013年首季各壽險公司仍以美元保單為主力,包括國泰人壽、中國信託人壽、全球人壽、保德信人壽、中壽,都是以美元保單為主力商品。

        一般業務員在銷售這類保單時,都會特別強調:這張保單最適合做為退休規劃之用,不但投資報酬率高於台灣的銀行定存,每年保障額度還會逐年調高,更重要的是:買了這張保單之後,未來每年還會有一筆「生存保險金」,且「活到老、領到老」、「活得越久,領得越多」。

        甚至還有業者表示,利用美元收付的增額保單,還可滿足三代家庭出國旅遊、移民、留學基金、退休規畫、累積美元資產、多元資產配置等多樣化的需求。只要投保計畫與退休年齡配合得當,屆時每年領回的生存保險金就可以做為退休生活的固定資金來源,可以靈活運用。

        而當第一代即將終老之際,就可以進行契約變更,將要保人及受益人改為子女及孫子女,由子女續領生存保險金,做為第三代教育基金或自己的退休養老金,一張保單照顧三代生活。

        只不過保戶在心動,並且實際購買之前,似乎有必要注意以下有關外幣增額還本保險的重點:

        首先,所謂的「增額」不管是用單利、複利或其他方式「增加」,所指的只是「保障金額」的增加,而不代表保單價值準備金或生存保險金也同樣跟著增加。更何況如果保額買得不夠高,換算成每月可領的生存保險金,還真的有點「少得可憐」。

        其次,預定利率不等於保單的「投資報酬率」。事實上,不管業者所號稱的預定利率有多高,真正試算出來的保單年複利報酬(IRR),大約也只落在2%附近

        最後更重要的是昂貴的保費非一般市井小民可以輕易負擔。雖然保額是有「逐年遞增」,但保戶所繳的保費卻非常高,以某張保單為例,在購買1萬美元的保障之下,保戶每年應繳的保費就高達4600多美元(總共繳6年)。絕不是業者所說「保戶可以在很年輕的時候,就用相對便宜的費率,提前買到較高額的保障」。

        在這樣的限制前提下,業者所大力訴求的,做為「退休規劃」之用的增額還本型外幣保單,真正最適合購買的人,其實就是要「夠有錢」。就以某張美元保單為例,35歲男性僅僅投保1萬美元,年繳保費就高達4600美元,實在不是一般「平民階級」有能力負擔得起的。

本文轉載自YAHOO理財專欄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儲蓄險的購買點

較高的預定利率&複利滾存

        複利滾存的兩大要點:時間本金。領回越多,複利的效果越不明顯,況且領回的錢不多也不少,最後還是花掉。

        「活到老、領到老」、「活得越久,領得越多」,這有些類似年金的概念,乍看之下很好,但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,領回的錢也會越來越薄。如果一定要領出來花,10年甚至5年領一次都比每年領好。

        不管是臺幣2.25%、外幣2.75%複利增值,都是在繳費期滿後才有,繳費期間可沒那麼高!

讓我搞不懂的就是郵局的吉利保險根本沒增值空間,行員還大言不慚的說利息比定存好!!

重點是,還很多人拼命買。

吉利保險  

這是我剛試算的,50萬保額,年繳80734,六年總繳484404,期滿領回50萬。

如果我拿相同的錢存一年期定存,目前利率1.37%

第一年 80734→81847

第二年 81847+80734→164822

第三年 164822+80734→248941

第四年 248941+80734→334220

第五年 334220+80734→420675

第六年 420675+80734→508322

看到這裡,論利息→很糟糕;論保障→優點是,有保障。但缺點,因為是6年期,必須一直重複買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       在經濟低迷與利率低檔的環境,一般民眾為追求更高利益的氛圍下,「類定存」保單便崛起,讓壽險不再是壽險

        大部分「類定存」保單保險金額,除用來釐訂保費並無功能。當風險發生在繳費期間時,僅會退還所繳保費加計利息當風險發生在繳費期滿後,便是你原本的解約金了

        保險原義在保障,是風險管理的工具,即使附加了儲蓄、投資、節稅等功能其「保障」性質應無可取代。

        但是,目前在台灣「保險」,似乎變成儲蓄與投資的工具保障卻變成附加功能,甚至沒有。身為一個壽險顧問,這種情況不是我們樂見的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本人今年25歲,有2張儲蓄險都是10年期:

1.國X,基本保額30萬,年繳保費35000元(國內少數有保障的,雖然很低)

2.X邦,基本保額22900美元,年繳保費1000美元(保費居然跟單純的終身壽險一樣)

 

儲蓄」與「保障」是有辦法兼顧的,為何周遭國家可以,台灣不行?我相信還有很大進步空間!

如有需要我可以幫忙指點迷津,來信或留言。

arrow
arrow

    蘇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